2020年,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。
澳大利亞大火燒死了5億多動物,緊接著全球變暖加劇,南極氣溫首破20度,大量冰川融化,海平面上升,無數的動物無家可歸,在生死的邊緣上徘徊……可能大多數人還抱著一種事不關己高高掛上的態度,直到新冠肺炎疫情爆發,大家才意識到,災難面前沒有人能夠置身事外,人類是多么渺小和脆弱。
封一座城,護一國人。2020年1月23日凌晨6點,醒了,看到武漢封城的消息,第一反應就是看朋友圈、刷微博。果然,武漢在凌晨2點多就宣布了,一則連夜發布的“武漢封城”通告響徹南北,切斷內部交通及對外往來,以遏制疫情,這是壯士斷腕的當擔。在這樣的時刻,武漢人民向全世界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答卷!即使不能做負重的同行者,也堅決不做前進的絆腳石。有一種力量,無人能擋,他永不言敗生來倔強。我們將永遠記住,武漢,封城、封機場、封高鐵、封公交、封地鐵——這座英勇的城市,向全世界展現出來了我們最大的社會責任感。
風雨同濟,眾志成城。疫情就是命令,防控就是責任。鼠年伊始,一場全民參與的戰“疫”全面打響?!安粧仐?,不放棄”成為風浪之中的精神壓艙石,那一聲聲“武漢加油”,那一句句“中國加油”,匯聚成萬眾一心、眾志成城的雄渾偉力;“那一封封按著鮮紅指印的請戰書,那一個個堅決奔赴疫區的背影,那一群群慷慨解囊的捐贈者,那一車車運往武漢的物資,無不詮釋著中國人的心手相牽。每一個個體,單打獨斗顯得渺小無力,只有扎根于息息相通的“生命大地”,才能抱團取暖,才能生長綻放,才能獲得抵御狂風暴雨的力量。災難是一面鏡子,大是大非,大風大浪,一枝一葉的浮沉,一人一事的起落,往往映照一個國家的擔當。從國家領導人提出“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”,到醫護人員“不計報酬,無論生死”的日夜救治,再到全國各地八方馳援,不僅彰顯了生命至上的理念,也為之寫下了生動的注解——珍視每一個個體,就是尊重所有人。
山川異域,風月同天。幾周前,日本、韓國等鄰國以各種方式援助中國抗擊疫情。捐助物資上寫的“山川異域,風月同天”“豈曰無衣,與子同裳”等文字,讓無數人動容。而今,各國疫情發生重大變化,形勢嚴峻,中國向韓國、日本、伊朗等疫情嚴重國家提供援助,積極施以援手。國外網友也用他們的方式向中國表達感謝。“起初,沒有人在意這一場災難,這不過是一場山火、一次旱災、一個物種的滅絕、一座城市的消失,直到這場災難和每個人息息相關?!爆F在病毒是全世界的敵人,我們隔離病毒,但不隔離善良和愛,愛和友誼將我們力量凝聚,我們一定能戰勝它!
青山一道,同擔風雨,相信一切都會盡快好起來!
(作者:直管五部 董迪珊)